在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引领下,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“华龙一号”机组作为国家名片已巍然矗立于巴基斯坦卡拉奇的蓝天碧海旁。犹如中国科技创新的一条巨龙,遨游九天之上,焕发着气势磅礴的硬“核”力。
“华龙一号”机组(巴基斯坦卡拉奇)
“这是中国首个走出去的三代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项目。”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(后简称“华东院”)副总工程师张熠十分自豪地说。在他和项目团队全体科研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,历经十余年的刻苦专研和辛勤付出,终于为中国核电巨龙再添新翼,真可谓十年磨一剑!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核电高效、清洁、安全。发展核电事业是当前国际社会优化能源结构、保障能源安全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需求的现实选择。一个完整的核电站包含核岛和常规岛两部分。张熠介绍说:“核岛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相当于常规火电厂中的锅炉,即原子锅炉,而常规岛则是利用核蒸汽来发电并送至千家万户,华东院主要承担常规岛设计。”
在巴基斯坦卡拉奇“华龙一号”核电项目中,通过全方位、多层面的技术创新,实现了高效能、高安全、高集约的多项“第一”。比如:常规岛热力系统设计、主机选型、电气系统优化、主厂房布置方案的关键技术、常规岛设计寿命60年的关键设计技术等等。
“比起传统火力发电厂只有30年的使用寿命、二代核电只有40年使用寿命,我们从工艺、设备、结构等方面结合工程条件给出了设计参数取值的合理化建议,将设计寿命提升到了60年。”张熠进一步举例介绍说,在核心设备的应用上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国产化替代,包括常规岛dcs分散控制系统、发电机出口断路器、主给水泵等,目前该项目的国产化率已经超过90%。
项目团队
“这不仅打破了核心设备的国外垄断,不再受制于人,而且在工程造价上也节省下了上亿元的工程投资额。”张熠笑言,能让这条“巨龙”飞得轻一分,飞得更远一些,项目成员都觉得为反反复复绘制的1000多册施工图纸、编写的1000多份技术文件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是值得的!
从最初的前期合同谈判阶段到合同签订后的初步设计阶段、施工图纸设计阶段,再到最终现场工程建设阶段,十余年的砥砺钻研,对张熠和项目团队而言,是不分昼夜的绘制蓝图,是不惧巴基斯坦50摄氏度高温的日夜赶工,是克服水土不服的自我突破,更是中国科研人员勇于创新、追求卓越、担当作为的国之大者的应有之义。“好像有很多难关,又好像没什么特别难的,因为项目来了,我们就一个个攻克它去做就好了。”张熠轻松笑着,眉宇之间透露的是中国科技人的朴实和坚毅。
记者了解到,在巴基斯坦卡拉奇“华龙一号”项目中,两台机组年发电量预计可达200亿千瓦时,可以满足当地超过800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需求,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624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32万吨,对优化巴基斯坦能源结构、推动实现全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、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危机具有重要意义。不仅如此,项目建设还带动了巴基斯坦相关产业发展,为巴方提供了一万多个就业岗位,促进了巴基斯坦当地民生和经济发展。
普陀区与华东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
据介绍,华东院于1990年进驻普陀已历33年,全面融入了区企精诚合作、服务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大局中。今年恰逢华东院建院70周年,华东院与普陀区政府签署了一揽子战略合作协议。未来双方将以政企合作、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、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围绕双碳行动和能源融合、城市开发和片区更新、生态环境与环境治理、科研合作和产业化应用、人才保障性住房和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展开深度合作,助力普陀区塑造经济发展的新优势、新能级、新动力和新生态,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发挥积极作用。
记者:丁婉星
编辑:黄湄
上观号作者:上海普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