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保险 > 内容页

近六成受访者坦言自己会有负面情绪

2023-09-01 08:12:13 来源:中国青年网

中青报·中青网见习记者 吴欣宇

如今,在年轻人追求“情绪稳定”的同时,一些负面情绪也在侵袭着他们。在什么情况下容易产生负面情绪?如何感知情绪变化,及时排解过载的负面情绪?


(资料图片)

近日,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(wenjuan.com),对2001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,59.3%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平时会有负面情绪,59.9%的受访者认为负面情绪的来源是“工作繁多压力大”,57.3%的受访者感觉负面情绪过载会让自己“情绪不稳定,易怒暴躁”。

负面情绪三大来源:工作压力、人际关系、人生规划

加班到深夜、不被领导认可、没有自己的生活,这是来自河北的95后张雪(化名)来北京打拼近两年的主要感受。前段时间,她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,连着通宵好几天,这让她感觉很疲惫,产生了离职的想法。“感觉到身体在‘抗议’,情绪也快绷不住了”。

让张雪想离职的另一个原因是同事关系。在工作中,她看重与同事的社交,但由于公司人员流动较大,很多与她相处较好的同事都接连离职,让她觉得缺少了与自己聊得来的人。

调查显示,59.3%的受访者表示自己平时有负面情绪,其中,经常有的占15.1%。对于负面情绪的来源,59.9%的受访者认为是“工作繁多压力大”,49.6%的受访者觉得“人际关系矛盾”,44.3%的受访者表示是“人生规划迷茫”。其他还有:职业发展不顺利(38.4%)、同辈比较带来的压力(36.8%)、社交媒体“贩卖焦虑”(35.2%)等。

在北京某高校就读的周姝含,从英语专业转到了法学专业,开学后,她要搬到新宿舍开始新生活。“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,习惯不一样,会担心跟舍友的相处是否和谐。”

周姝含表示,在新学期她想参与一些学生工作的竞选,希望能给别人留下好印象,但也担心自己做得太过,比如说得太多,让身边的人反感,“感觉社交尺度很难把握”。由于是降级转专业,周姝含开学后要重新从大一读起,看着自己原先的同学即将升入大二,这会让她时不时产生一种“时间焦虑”,“这意味着自己以后考研、考公都比别人晚。”周姝含觉得,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,就业压力都在前置。“亲戚朋友会跟你聊哪个孩子已经上岸了”。

张雪也会有同样的感受,虽然工作已经近两年,她还是会经常被父母要求参加各种事业单位的招考。在父母看来,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理想的人生状态。“我觉得我的人生就像闯关,要完成父母给我设定的任务,但我并不觉得这些是我的任务。”

57.3%受访者表示负面情绪过载容易导致情绪不稳定

去年硕士毕业来北京工作的王晶晶(化名)最近在工作中“碰壁”了,无法推进工作流程,眼看任务截止时间越来越近,她开始有些急躁。“心里非常烦躁,很想发泄一下,跟父母朋友通电话时也很容易生气,有时候控制不住自己。”调查显示,提到负面情绪过载带给自己的影响,57.3%的受访者表示会“情绪不稳定,易怒暴躁”,55.0%的受访者会“心情低落,容易焦虑”,54.5%的受访者觉得“消耗心力,疲惫感强”,53.1%的受访者认为过载的负面情绪会导致自己“做事缺乏动力,效率低下”。30.9%的受访者还表示会“睡眠质量差,影响身体健康”。仅有1.7%的受访者觉得对自己“没啥影响”。

“一焦虑起来,就可能会乱了阵脚,比如计划安排出现一些乱子,做任务时也没那么细致。”周姝含发现,自己越焦虑做事的效率越低,对身体也会有一定的影响,“比较焦虑的那段时期会掉很多头发,还会长痘。”“有些人对情绪的感知能力比较弱,这些情绪会转化为一些躯体上的症状。”河北师范大学心理系教师、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商士杰表示,这些症状因人而异,比如有时候溃疡跟焦虑密切相关,压力特别大时,肠胃也会出一些问题,“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疏解,会影响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,很可能会造成一些疾病。” 商士杰表示,当出现一些症状,检查后没有发现明显的器质性病变,但症状持续超过三个月甚至更长时,就应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的帮助。“当然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,如果觉得靠自己无法解决情绪上的困扰,可以随时进行心理咨询。”

在“负面”情绪中认识自己

负面情绪一定是不好的吗?商士杰认为,当我们说“负面情绪”时会有一种预设,认为它是不好的,需要排除掉,但负面情绪也能释放出一些积极的信号,“在提醒你要关心自己的身体和生活状态了,比如情绪低落时也许在告诉你太累了,需要休息,但是如果你觉得自己不能这样,甚至自责,还逼着自己去学习、工作,很可能情绪问题会越来越严重,身体也会出现一些症状。”因此,商士杰认为,我们要正视情绪,无论它是正面还是负面的。王晶晶也觉得,人没有情绪是不可能的,要正确看待情绪。她认为,负面情绪就像一面镜子,通过它能更好地认识自己,也能了解别人。“如果你跟一个人在一起总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,这也许在提醒你要远离对方。” 周姝含认为,与自己的负面情绪“和解”是成长中绕不开的话题,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,学会排解,提高抗压能力也很重要。

商士杰也表示,应该有意识地提升自己对情绪的涵容能力,“就像锻炼身体一样,心灵也需要‘健身’,这个过程会让自己变得强大、成熟,久而久之就可以抵御更大压力,化解更多情绪了。”受访者中,00后占24.5%,95后占23.5%,90后占32.0%,85后占20.0%。男性受访者占39.1%,女性占60.9%。

(来源:中国青年报客户端)

上一篇 下一篇
x 广告
推荐阅读